9 月 18 日,沈陽 “九?一八” 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前,警世鐘聲再次回蕩。這聲鐘聲,仿若歷史的回響,將我們帶回 94 年前那段山河破碎、同胞蒙難的暗淡歲月。
1931 年 9 月 18 日,南滿鐵路柳條湖段一聲炸響,成為了侵略者發動侵華戰爭的荒謬借口。短短四個多月,東北三省相繼淪陷,無數中國軍民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流血犧牲,他們用鮮血捍衛著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;更有無數家庭支離破碎,背井離鄉,那悲憤的《松花江上》,是無數逃亡同胞的心聲,唱盡了人間的離愁別緒,也訴說著侵略者的殘暴行徑。
歷史的傷痛不能忘卻,警鐘長鳴,時刻提醒我們要勿忘國恥、捍衛正義。如今的世界,雖和平成為主旋律,但霸權霸凌、單邊主義等陰霾仍未消散,依然威脅著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。個別國家試圖否認、粉飾其侵略歷史,這種歪曲事實的行為是對歷史真相的褻瀆,更是對人類正義與良知的挑戰。撞響警世鐘,就是在告誡每一位同胞,銘記曾經因國家弱亂而遭受的苦難,不能因長久的和平而淡化憂患意識。我們應堅定地捍衛歷史正義,倍加珍惜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環境,更要肩負起時代的責任,奮力開創美好的未來。
警鐘震響,激蕩起團結奮斗、守護和平的磅礴力量。和平從來不是憑空而至,它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犧牲鑄就的榮耀勛章。在那段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,先烈們萬眾一心、前赴后繼,在白山黑水之間,在大江南北的廣袤土地上,他們以血肉之軀筑起抵御外敵的堅固長城,將侵略者趕出家園,贏得了家國安寧,也贏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東方主戰場的輝煌勝利,為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新中國成立后,在黨的堅強領導下,一代又一代建設者們傳承著先輩的精神,揮灑著勤勞與智慧的汗水。他們從一窮二白起步,在各個領域接續努力,創造了舉世矚目的非凡成就。如今的中國,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任人宰割的弱者,而是堅定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巨人,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,以堅實自信和雄厚底氣推動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。
然而,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,今日的我們雖生活在山河無恙、硝煙遠去的和平年代,但歷史記憶若不時常拂拭,便會逐漸模糊;歷史教訓若不時常省思,便難以真正銘刻于心。我們唯有牢記曾經的苦難與抗爭,才能以史為鑒,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篤定前行,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。
珍愛和平、開創未來,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與空想之中,而要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。先輩們在民族危亡之際,用熱血與生命喚醒了沉睡的東方巨龍,書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。如今,接過他們手中傳遞的抗戰精神火炬,我們更要眾志成城、奮發作為。在全面推進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,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念、更加昂揚的斗志,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。
讓我們銘記歷史,勿忘國恥,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,攜手共進,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!